嘉年華早在歐洲是一個傳統的節日。嘉年華的前身是歐美狂歡節,早起源于古埃及,后來成為古羅馬農神節的慶?;顒?。
嘉年華是英文單詞Carnival的中文譯音,這個美麗的中文名字源于《圣經》中的一個故事:有一個把耶穌困在曠野里,40天沒有給耶穌吃東西,耶穌雖然饑餓,卻沒有接受誘惑。后來,為了紀念耶穌在這40天中的荒野禁食,信徒們就把每年復活節前的40天時間作為自己齋戒及懺悔的日子,這40天中,人們不能食肉,娛樂,生活肅穆沉悶,所以在齋期開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內,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、舞會、游行,縱情歡樂,而嘉年華初的含義就是“告別肉食”。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,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,成為人們一個重要節日。
嘉年華是香港人對狂歡節的意譯,并且,在香港的文化中對狂歡節作了本地化,形成了“嘉年華”。
英語 Carnival 的初譯名是“狂歡節”,Carnival 的發音,很難恰如其分地用漢語表達,所以使用了“狂歡節”這個意譯,比較直觀好理解。后來狂歡節傳到香港,香港人將它改譯為“嘉年華”。這個譯名,是懂外文又深諳中文的知識分子的杰作,有兼顧音和義的雙關之妙,遺憾的是,它不能確切表達Carnival 的狂歡之義?!凹文耆A”無論聽起來或看起來都顯得優雅文氣,與Carnival 的熱烈、狂放氣氛不符。事實也如此,在香港長期舉行下來的 Carnival ,業已變得比較文雅溫和,與巴西式狂歡的Carnival 殊途異趣、大不相同了。
嘉年華的起源
“嘉年華”音譯自英文“Carnival”,是起源于歐洲的一種民間狂歡活動,早可以追溯到1294年的威尼斯。多年以來,“嘉年華”逐漸從一個傳統的節日,到今天成為包括大型游樂設施在內,輔以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形式的公眾娛樂盛會。全世界各地有著花樣繁多的嘉年華會,并成為很多城市的標志。
其實,中國媒體經常提到的世界各地狂歡節,比如巴西圣保羅狂歡節、威尼斯狂歡節、牙買加狂歡節,英文都是:Saint